【银龄风采】歌声与欢笑 材料学院举行系列活动组织老同志欢度重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9 点击量:

(通讯员 王箫侣)银杏鎏金,秋阳送暖。在2025年重阳节来临之际,材料学院精心策划组织系列活动,以文艺汇演、座谈交流、集体庆生等丰富形式,为学院退休老同志送上节日的祝福,赓续学院尊老敬老、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

   

10月28日上午,材料学院离退休老年艺术团在我校离退休老同志欢庆重阳文艺演出中献唱《七律・为圆中国梦犹童》《我为祖国献石油》两首歌曲,以饱满的热情抒发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赤子之心,情感充沛的歌声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值得一提的是,《七律・为圆中国梦犹童》的歌词原是杨叔子院士在崔崑院士2013年完成《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时赠予崔崑院士的诗。诗中"情深义重米龄翁,感赠鸿文镌内衷""有钢方可兴工业,无本安能上险峰"等句,既是对崔崑院士学术贡献的崇高礼赞,更见证了两位学术泰斗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在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叶升平教授的精心组织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作经由远在西安的校友唐明晰教授谱曲,并配以AI伴奏,学院离退休老年艺术团的老师们多次排练,终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

当日下午,先进制造大楼西楼C306会议室内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材料学院重阳节座谈会暨老同志集体生日会在此举行。学院退休老同志代表欢聚一堂,共同为今年适逢整十周岁的退休老同志庆生,共话学院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李冲、副院长廖敦明出席活动。

李冲代表学院以"凝心聚力 实干笃行 推进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题,向老同志们作院情通报。他从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八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学院2025年上半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围绕学院"十五五"发展目标,详细阐释了学院未来五年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要实现"五个跨越"的宏伟蓝图。

座谈环节,老同志们深情回顾了学院建设历程,踊跃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今年适逢80寿辰的李志刚教授引用季羡林《八十述怀》,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三个维度,分享了他作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一代人的深刻体会。他动情地说:"我们亲眼见证了祖国从积贫积弱到建成完整工业体系的历史性跨越,更有幸目睹了科技革命推动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他坚信,通过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难题,我国必将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80岁高龄的陶景光教授结合科技发展史,对材料学科建设提出建议:材料学科作为理工科基础,它的发展推动了多次科技革命,材料专业前景广阔,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大专业宣传和招生力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注重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更多"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熊惟皓教授回顾了全国重点实验室从筹备到验收的艰辛历程,以及几代材料人为建设材料大楼付出的不懈努力,他寄语学院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材料人的世代梦想。叶升平教授分享了查谦、朱九思两位老校长铜像设计与制作背后的故事,建议学院进一步凝练和传承学院精神文化。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老同志们对学院取得的成果纷纷感到欣慰和激动。

  

在温馨悠扬的《生日快乐歌》旋律中,今年满80周岁李志刚教授、陶景光教授、奚素碧老师作为“寿星”代表共同切开满载祝福的生日蛋糕。在叶升平教授的带领下,与会老同志们再次齐声高唱《七律・为圆中国梦犹童》,激昂的歌声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廖敦明在总结中衷心感谢老同志们为学院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并送上重阳佳节的诚挚祝福。

学院还通过发放慰问金等方式向老同志们传递关怀与温暖。学院党政办公室组织本次活动。


编辑:王箫侣

审核、校对:陈明

Copyright © 2016  中国·永利集团(3044am-3044noc认证)·Best Platform